工博会盛大开幕,东华多项科技创新成果亮相! |
发布人:曾铮 发布时间:2025-09-24 浏览次数:14 |
第二十五届 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 今天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 盛大启幕 ![]() 本届展会以“工业新质,智造无界”为主题,汇聚全球制造业创新成果。东华大学集中展示十余项涵盖纺织新材料、生命健康、高端装备等领域的创新成果,全方位展现了学校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精准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方面的扎实工作与显著成效。 ![]() 东华大学参展项目获“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CIIF大奖” 开幕式上,“模拟月球环境下月壤纤维极限制造技术及连续成纤装备”项目获得“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CIIF大奖”。 ![]() 同时,东华团队研发的PEEK声学膜针对商用航空发动机中声学膜国产化的空白,将PEEK熔融纺丝制成纤维,并通过高密成型制备声学膜,完成应用验证,突破国外技术封锁,此项研究获“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CIIF新材料奖”。 ![]() 开展首日 东华大学展区 便以其独特的跨界创新特色 吸引众多专业观众驻足观摩 ![]() 中国科学院院士、先进纤维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东华大学教授朱美芳受邀作题为“柔性材料的极限加工新未来”的主旨演讲。当天下午,东华大学副校长陈革出席先进制造业集群国际合作论坛,并以“打造纺织产业集群协同平台,拓展国际合作新格局”为题作主旨报告。 材料驱动能源 创新引领可持续发展 在材料与能源领域,东华大学正以硬核创新点亮“星际梦想”。朱美芳、成艳华教授团队研发的“模拟月球环境下月壤纤维极限制造技术及连续成纤装备”,让月球资源就地利用的设想照进现实。 ![]() 模拟嫦娥五号月壤纤维
该装备成功模拟月球高真空极端环境,突破了毫克级月壤珍稀样品的微量纤维纺丝技术瓶颈。其攻克了极端环境下微量物料的精确输送、高温熔融、与连续稳定成纤等一系列核心难题。这套技术方案以“就地取材”为核心亮点,摆脱了对地球材料的依赖,为月球基地建设打造了全新的材料制备路径,尽显科技想象力与执行力。 这项突破性技术的价值,早已超越单一装备创新,成为破解深空探测难题的 “关键钥匙”。它从根源上攻克了未来月球基地建设的“运输痛点”,无需耗费巨额成本从地球长途运送建材,航天员只需就地采集月球表面土壤,便能借助该技术制备出涵盖建筑结构材料、功能器件等在内的各类月壤基材料。这不仅让人类建设月球基地的宏伟蓝图迈出了坚实且可落地的一步,更直观展现了东华大学在深空探索材料领域的领跑实力,彰显了高校科研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以创新赋能“星辰大海”的硬核担当。 纺织融合时尚 科技赋能新穿戴 当智能交通管理机器人身着专属“制服”亮相工博会,科技的硬核实力与时尚的设计美学相得益彰。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崔玉梅团队携手上海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总队联合研发的“公安交管机器人专用制式服装”吸引了来自行业专家、媒体记者及现场观众的驻足围观。这款专用服装在研发过程中,对功能性与美观度进行了科学平衡。选用高性能功能性面料,既为机器人提供可靠防护,又通过专业设计提升视觉辨识度,通过鲜明的色彩搭配、符合交通场景需求的款式剪裁,让机器人在车流中指挥交通时更显专业醒目,既强化了交通引导效果,也为城市街头增添了一道充满科技感的风景线。 ![]() 目前,该款公安交管机器人专用制式服装已在上海外滩等城市标志性区域投入试用,凭借其创新性与实用性,获得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中央主流媒体的关注与报道,成为直观展现中国“新质生产力”在民生领域落地应用的鲜活案例,为智能装备的场景化应用提供了“时尚解决方案”。 智能融合健康 科技守护生命美好 当智能科技与健康守护深情相拥,东华大学正以创新为针、科技为线,在智能与健康的交叉领域织就温暖的“生命防护衣”,让科研成果满含“科技为民” 的温度。纺织学院王璐团队深耕“微创介入心血管用纺织基植入物”研发,凭借对纺织科技的创新应用,为亿万心血管疾病患者“织”就了一张坚实可靠的生命守护之网。 覆膜支架在胸腹主动脉血管中隔绝瘤体、保持血供 我国心血管病患者高达3.3亿,曾几何时,高端心血管介入器械长期被国外品牌垄断,不仅价格居高不下让患者望而却步,更存在供应链波动带来的“断供” 风险,给患者生命健康保障埋下隐患。面对这一困境,王璐团队主动联合临床医院与行业企业,组建跨领域攻关小组,历经十余年潜心钻研,成功突破一系列核心技术壁垒,实现了从核心原材料研发到终端产品生产的全链条自主创新。团队研发的超薄高密度纺织基心血管植入物,宛如为脆弱血管量身定制的 “智能防护服”,既能有效隔绝血管瘤体,又能保持血液通畅。如今,这些兼具安全性与有效性的创新产品已斩获多项国内外权威认证,不仅广泛应用于全国700多家各级医院,惠及海量患者,更成功走出国门,远销欧洲、美洲、日本等21个国家和地区。该项目不仅彻底打破了国外垄断,更将产品价格较进口同类产品降低三分之二,切实为患者减轻了经济负担,生动诠释了东华大学科研工作“服务人民健康” 的责任与担当 。 ![]() 先进纤维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展区 先进纤维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携多项“科技含量”拉满的重磅展品亮相工博会展区,凭借兼具技术突破性与未来应用价值的创新成果,成为展会焦点,并获CIIF新材料产业展优秀组织奖。在“科幻级”脑机接口领域,东华团队开发的仿生“神经蚯蚓”智能纤维材料可游走于人体,精准捕捉神经微小信号实现大脑“问诊把脉”,成果前不久刚刚登上《自然》(Nature);面对材料智能化需求,东华团队研发的“不插电”智能纤维突破传统架构对电池、芯片的依赖,利用纤维、人体和大地构成的回路收集环境中的电磁能量,直接转换为光电信号,替代电池和芯片,实现触控发光、织物显示以及无线指令传输等智能化功能。 此外,“防霉于未然——一种安全长效的无色无味‘防霉疫苗’”“基于生物纳米纤维的复合型小口径人工血管”“智慧消防可视化系统”“精密3D打印机运动控制系统”“高速霍尔电流传感器”等多项凝结着东华智慧的项目成果也纷纷亮相工博会,全面展示了学校在新材料、人工智能、高端装备、生命健康等前沿领域的创新实力。 ![]() 东华大学参展项目一览表 ![]() 近年来,东华大学聚焦国家和行业重大需求,着力构建协同创新体系,积极推动校企科研平台建设与科技成果转化。持续引导专利由“量”向“质”转变,激发成果转化活力,以科技创新书写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使命担当。本届工博会上东华大学展示的科技成果,正是学校坚持“四个面向”、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生动实践。 科技融合创新 智赋产业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