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大学纺织援疆团十三载接力:用科技与文化点亮边疆发展
发布人:曾铮  发布时间:2025-09-04   浏览次数:10

 时值盛夏,新疆广袤的田野上再次迎来一群青春的身影。由东华大学纺织学院牵头组织的“一带一路”全国大学生纺织援疆团(以下简称“援疆团”)连续第13年来到新疆,奔赴喀什、库尔勒、伊宁等地,开展为期10余天的暑期社会实践。自2011年首次启程以来,援疆团足迹遍布新疆5个自治州和13个地区(市),共走访企业近500家,培训企业员工2万余人次,完成调研报告90余万字。

援疆团于丰收三场棉花种植基地深入实践

“我们要把最前沿的纺织科技发展带到祖国最重要的产棉大本营,未来纺织高质量发展将走向智能化。”东华大学纺织学院2024级硕士研究生贾安琪正在为新疆东纯兴纺织有限公司的员工们讲授《纺纱工艺改良:效率、品质与可持续性突破》,课程从传统工艺改良、新型技术革新、多元复合创新和纺纱流程自动化、智能化发展四大方面展开,吸引了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基层员工等百余人参加。东纯兴公司的几位老师傅已在车间里坚守了十多年,当援疆团成员前来分享纺织行业的新材料与新技术时,他们专注聆听、认真记录,并在交流环节积极提问。其中一位老师傅感慨地说道:“干纺纱几十年,总觉得老经验够用了。今天听小贾老师讲新工艺、智能化,才发现老本行还有新突破,盼你们常来交流前沿技术,让我们老纺织人也能跟上发展,为新疆纺织多出力!”

援疆团师生还深入纺织企业生产一线,在库尔勒会同泰印染科技有限公司围绕企业智能化染料调配系统,探索印染工艺与服装设计的跨界融合;在新疆德利家纺印染科技有限公司,开展家纺面料密实度提升的技术攻关,为功能性纺织品研发提供支撑。通过这些扎根企业车间的深度工坊实践,援疆团不仅精准梳理出一批聚焦痛点、含金量高的企业问题清单,更将“校企联合、平台聚合、资源整合”的育人机制从理念转化为实践,让青年学子在解决产业真问题中锤炼专业能力。

援疆团成员在企业调研

本期援疆团在伊宁县设立了普通话推广社会实践基地,实践团成员通过“玄武岩纤维神奇探秘”“智能交互与可穿戴纺织解码”“手工扎染大挑战”等系列特色课程为边疆儿童开启普通话学习与纺织科学探索之旅。“当维吾尔族小朋友用流利的普通话描述扎染技巧,当哈萨克族少年兴奋地讨论科技应用时,我们看到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最美图景。”新疆籍俄罗斯族同学、第十三期援疆团成员郜艺萱这样说道,“毕业之后我希望回到家乡,用所学的知识为家乡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颜维琦 通讯员华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