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夏季雷雨前如此闷热? |
发布人:张莹 发布时间:2023-07-17 浏览次数:10 |
夏季过去天气渐凉,夏季,大雨过后,气温骤然降低,但雷雨前却闷热无比,这是为什么呢? 夏季是雷雨天气最常见的季节。这个季节太阳正对北半球,气温增高,阳光直射让地面上水的蒸发量和蒸发速度快于其他季节,贴近地面的空气因高温能容纳更多的水蒸气。如果是无风天气,且贴近地面的空气中的水蒸气达到饱和,空气中无法再容纳时,地面上的水便不会再继续蒸发。 在无风且闷热的夏日,空气仍然一直在流动。温度的增高让水蒸气增多,使空气密度减小变“轻”,变轻后的气流不断上升。而高空中气温低,空气冷,变轻后的湿暖空气在上升过程中温度逐渐下降。空气变冷后,水蒸气无法完全包容,一部分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滴。
闷热的夏季午后,从地面上升的空气力量很大,而天上的水滴太小,被上升空气拖住,无法立即下降,还被推往高处。湿热空气不断上升形成了庞大而臃肿的积雨云。当云中的水滴越来越大时,就会开始往下降,形成雨。这时,还会出现一股向下的气流将高空的冷空气带下,所以在雷雨即将出现之前,往往会感觉到阵阵凉风,这代表雷雨马上来临。 既然是雷雨天气,“雷”是怎么来的呢?与流通的空气相对应,积雨云的下部温度高,中上部温度低,在云中具有强大的上升和下沉气流。积雨云内大量的水汽凝成物如大小水滴、过冷水滴、冰晶、霰(不透明的雪珠)和冰雹等,通过碰冻、碰撞、破碎和融化等许多复杂的过程,使云中起电,并使正、负电荷分离开来,在云中形成正负的荷电中心。当聚集的电量足够大时,异性荷电中心之间就会发生击穿放电,从而产生火花放电现象和强大的响声,这就是雷电。
以上过程就是雷雨天气的形成过程。雨后天气凉爽,为何雷雨前却闷热难受呢? 这是因为,人体散发体内的热量是靠汗水的蒸发来完成的,汗水的蒸发速度取决于周围空气的温度高低和湿度的大小。一般而言,当空气湿度维持在60%到70%时,人体会感到很舒适。但如果湿度太大,汗水难以蒸发消散,黏在身上,自然会感到难受。而下雷雨前,本就温度高,接近地面的空气中又含有大量水蒸气,很是潮湿,天空中乌黑的积雨云也阻碍了地面热量的散发。所以,在高温且湿气重的环境下活动,热量和汗水都不易散发,身上还感到湿漉漉的,自然会觉得非常闷热。 转自科普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