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举办“正泰杯”第七届中国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
发布人:张莹  发布时间:2022-08-16   浏览次数:10

8月13日、14日,由东华大学与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联席会议办公室联合承办的“正泰杯”第七届中国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决赛在上海松江举行。大赛吸引了来自全国267所研究生培养单位的6716名研究生报名参赛,收到参赛作品1673项,参赛人数创历年新高,提交作品数量为历届之最。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大赛组委会、专家委员会、上海市教委、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联席会议办公室、正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东华大学等单位领导、嘉宾现场出席大赛,参赛选手、领队教师及指导教师线上参会。

 (大赛启动仪式)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副会长陈子辰表示,赛事为研究生提供了交流合作展示的舞台,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助力国家急需、重点领域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希望参赛研究生主动响应时代呼唤,把国之所需作为自身奋斗方向,开拓进取,接续奋斗,在创新驱动发展中勇攀高峰,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实现作为,将科研成果写在祖国大地上。

 (陈子辰讲话)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吕卫锋指出,智慧城市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自主创新的主战场,是推动新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作为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的首个发起赛事,大赛始终坚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以行业企业参与为支撑,普及和推广智慧城市理念,推动研究生教育与应用实践相结合,是培养“智慧城市”卓越工程师的有效载体。第七届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赛道和赛题设计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布局和企业真实需求,参赛单位数、人数、作品数量均创历届新高,形成了“智慧城市”产教融合、科教融合特色育人品牌。

 (吕卫锋讲话)

东华大学副校长舒慧生在会上谈到,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根本遵循,坚持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持续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积极构建一流的研究生培养机制,不断创新科教融合、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新机制,着力培养更多德才兼备、国家急需的“高精尖缺”高层次人才。他希望参赛师生树立科学报国、科技强国的远大志向,充分发挥聪明才智,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舒慧生讲话)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副秘书长赵瑜向本次大赛中付出辛苦努力和各方领导、老师、同学们表示敬意。她指出,“鼓励办好研究生创新实践大赛”已被写入教育部等三部委《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希望本届赛事可以为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和招才引智作出积极贡献。

 (赵瑜讲话)

上海市教委高教处处长束金龙表示,研究生创新教育必须坚持育人为本,我们要在搭建共享平台、加强与行业企业合作等方面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全方面的保障,打造与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一流研究生教育。

 (束金龙讲话)

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副主任王涛谈到,大赛培养了研究生的创新精神,提升了他们的实践能力,搭建了优秀人才培养交流的平台,为上海服务国家创新发展战略需求、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提供了人才支撑。

(王涛讲话)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联席会议办公室副主任郭淑晴、贾占锋在讲话中均表示,要坚持“三先走廊”定位,聚焦“科创+产业+金融”优势,加强与高校在科技创新、人才引进、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合作,为我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郭淑晴讲话)

 (贾占锋讲话)

正泰集团技术研究院院长李乃湖回顾了我国智慧城市的发展历程,表示正泰集团一直秉承产教融合的理念,希望本次大赛能够为我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作出积极的、更大的贡献。

 (李乃湖讲话)

经过线上角逐、专家评审、组委会审议,大赛评选出一等奖18项、二等奖30项、三等奖56项。王涛、正泰智电港常务副总经理曾元千、大赛专家委员会秘书长李超宣布三等奖名单;贾占锋与正泰集团研发中心(上海)有限公司科管总经理康志宏宣布二等奖名单;吕卫锋与舒慧生宣布一等奖名单;陈子辰宣布优秀组织奖名单;正泰智电港董事长陈成剑宣布优秀指导教师名单。

 (陈成剑宣布优秀指导教师名单)

据悉,本届赛事由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和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联合中关村智慧城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共同主办,并得到上海市教委、上海市学位办、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等单位的支持,正泰集团冠名赞助。大赛是我校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开展研究生教育创新创业活动,持续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举措之一,也是学校首次承办研究生层面的全国科创竞赛。东华学子在本届大赛中取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优胜奖4项的优异成绩。值得一提的是,本届大赛积极融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开辟G60“产城融合”专属赛道,加强地校、校企合作,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共同为推动长三角区域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跨越式发展注入澎湃新动力。

撰写:研究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