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吃梨,古人驱虫食俗背后的可持续农耕意义更可贵
发布人:张莹  发布时间:2022-02-21   浏览次数:398

《观田家》是唐代西安的田园派诗人韦应物所写的一首惊蛰时节一派农耕繁忙的景象的诗。对于农耕文明的中国人而言,惊蛰意味着万物生发,意味着播种希望,但是要想秋天谷满仓廪,除了勤劳,还意味要随时提防“害虫”对庄稼的影响。

惊蛰,又名“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于每年公历3月5-6日交节。惊蛰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节律变化影响而出现萌发生长的现象。

关于惊蛰的名称来源,《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里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古人的视角向来比较形象,将自然现象总结归纳提炼为“八象”,并用二进制符号来表示,从而形成八卦,勉强命名为“易”,构成了中国一切传统文化哲学根源,并用来解释中国人眼中的天地人万事万物,并指导人们的行为,从而构成中国习俗的文化内核。

而惊蛰正是这种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体现,古人在这个时节听到到天有惊雷,看到蛰伏在大地中的昆虫纷纷跑了出来,同时古人也觉察到是由于阳气自地心生发出来,体内有燥气上升,正是由于地气畅通的原因,昆虫才走出大地。相应地,人的行为也应该顺应时节,走出家门,到农田里劳作,播种下一年的希望。

惊蛰总的特征是“动”,在惊蛰前后,开始阳气上升、气温回暖,春天开始进入“仲春”时节,特别是在南方地区,开始春雷乍动、雨水明显增多,万物生机盎然。

因此古人把惊蛰附近的农历“二月二”又命名为“龙抬头”,龙是中国古代大自然中“水”的化身,龙可以行云布雨,保佑苍生,润泽万物,龙是农耕文明崇拜的核心,也构成中华文明的图腾。因此惊蛰也意味着沉睡的龙也开始苏醒过来,行云布雨,万物在雨水的滋润下生长起来。

“惊蛰吃梨”是过去民间惊蛰时节的主要食俗之一。

从中医角度讲,惊蛰时节,由于刚刚从冬天过渡到春天,这时的天气还是比较的干燥,也不太稳定,加上大地阳气上升,影响到人体,容易形成“内热”,人们此时会感觉到体内口干舌燥,容易外感咳嗽。而梨则有益脾润肺、降燥去火的功效,惊蛰这天吃梨可以防止人口干舌燥,还能够治疗咳嗽,抵御疾病的入侵。因此惊蛰吃梨,实际上是吃药,通过食疗的方法帮助人体适应惊蛰的节气。

在我的老家晋东南地区,惊蛰吃梨就特别讲究。

晋东南地区古称上党地区,这里盛产一种梨名为--“大黄梨”,大黄梨的历史由来已久,晋代以来便是历代的皇家贡品,晋朝,郭义恭著《广志》记载:上党黄梨入贡。大明《高平志》记载:隋唐历本朝,年朝贡大黄梨。在唐代,唐玄宗李隆基未登基之前曾数次往来这里,并留下梨园的佳话和诸多文化遗迹。

大黄梨的特点是“个大色黄”,最大的有七斤左右,色泽金黄。我记得小时候,家家户户院子中间都种有1-2棵梨树,我曾见过一个大梨比人的脑袋还大,大概有五六斤左右,十分壮观。家里院子中的梨树每年所产,除了赠送城里的亲朋好友,就存起来成为全家人整个冬春季半年的水果。村里还有好几片属于全村集体财产的梨园,每到春季,梨花似雪,到了秋季又是一片金黄,大人们忙着去梨园卸梨,然后用荆条编的篓子装起来外销,成为村集体经济的主要收入来源。

从口感上来说,秋天刚成熟的大黄梨口感并不是很好吃,甚至可以用难吃来形容,因为这时的大黄梨皮厚,果肉粗糙,且甜度不够,甚至吃了还容易“上火”。大黄梨只有经过冬天的转化,才具有药性,特别是经过窑洞储藏之后,到了第二年的二三月份惊蛰时节,大黄梨的药性达到最佳。

除了鲜吃,家乡吃大黄梨主要有五种吃法:烤、泡、蒸、含、汤。每种吃法对应不同的场景和治疗目的,风味也都不相同。

烤:一般是在冬天,将梨子烤在火炉边上,慢慢煨熟,直到表皮变成黑色,糖液顺着梨子流到炉子上滋滋作响,梨香味充满整个房间,冬季里吃烤梨,可以止咳润肺,效果奇佳,也是一种乐趣。记得小时候我爷爷的做法有些与众不同,爷爷在睡觉前用盐罐将梨子扣在火炉的边上,第二天早晨起来先吃一个烤梨,踏着积雪去上学,感觉一天都神清气爽。

泡:小时候,家乡人买不起茶叶,便将秋天果形不太好,有虫子咬了后形成疤的梨切成片,晒干做成梨片,一年四季泡梨片当茶饮,名为梨片水。喝起来甜甜的,止咳化痰清肺热,泡了三四泡之后还将梨渣吃掉,一点都不浪费。

蒸:蒸梨是家乡民间的食疗方法,冬春感冒之后会引起肺炎咳嗽,老人们便将梨切开,挖掉梨核,放入冰糖蒸熟,联系吃几次一般就好了。

含:将梨含着吃是针对咽喉肿痛的一种食疗方法,记得小时候喉咙发炎,特别难受,母亲便将梨切成小块,在睡觉前含一块在嘴里,不能咽掉,第二早晨起来将梨块吐出来已经变成了褐色,但是喉咙的炎症也消掉了,效果非常好。

汤:家乡吃梨最高档吃法是将梨做成甜品端上筵席,家乡的筵席“十大碗”有一道甜品“扁豆汤”中大黄梨就是这道菜的灵魂,乡村厨师们将梨去皮切成块,和扁豆、樱桃、蜂蜜、放在一起煮成汤,味道甜而不腻,十分爽口,正可以解之前的几道荤菜所带来的油腻。

区别于西方营养学的观念,中国人的饮食更看重食物在调节人体与大自然在某一节气之间的平衡,古人称之为“顺时养生”,顺时不仅仅是“食在当季”,更重要的是“食在当时”。人们在饮食上只有顺时,才能养护自身的生气,从而长寿。因此,为了顺应时节,中国人将食物的智慧发挥到了极限,尽管使用方法变化多端,但是总是保留了大自然食材最本源的功能--顺时养生。

在这一点上,惊蛰吃梨正是古人食疗养生文化代表。

惊蛰吃梨除了顺时养生,在故乡山西还有一个说法,据地方志记载,在山西晋中祁县有一晋商渠家,先祖渠济是上党长子县人,明代洪武年间,带着信、义两个儿子到祁县做生意,用上党的潞麻与梨倒换祁县的粗布、红枣,往返两地,后来慢慢有了积蓄,在祁县城定居下来成为当地有名的富商。

到了雍正年间,十四世渠百川走西口,正是惊蛰之日,他的父亲拿出一个梨让他吃,然后说:先祖以贩梨创业,历经艰辛,后定居祁县,今日惊蛰你要走西口,吃梨是让你不忘先祖的创业艰辛。后来走西口的晋商也仿效吃梨,多有“离家创业”之意,再后来惊蛰日也吃梨,亦有“不忘先祖创业艰辛”之念。

在汉语里“梨”和“离”同音,人们惧怕分离,所以不愿意“分梨而食”,但在我的家乡上党地区,过去人们离家前家人们能赠送的干粮和食物也主要就是梨了,所以远在他乡的人们惊蛰日吃梨又别有一番思乡之情在心中。

惊蛰

隐藏着古人防虫智慧

惊蛰也同时意味着昆虫开始出来活动了,古人认为虫类身上携带着病菌,容易引发传染病,有些昆虫还会对庄稼有害,因此今天人们将对农耕有害的昆虫称为害虫,例如蝗虫、地老虎之类,古人深知“害虫”对农耕社会的巨大破坏力,因此总结出许多办法来应对虫灾的发生。而传统上惊蛰日的许多习俗都和防虫有关,例如炒黄豆。

在陕西等不少北方地区,惊蛰日有吃炒豆子的习俗,在这一天人们将豆子用盐水浸泡,然后放在锅中爆炒,发出噼啪之声,象征虫子在锅中受热煎熬时的蹦跳之声。

豆在古代叫菽,是五谷之一,现代科学研究表明,炒豆子中富含丰富的植物蛋白、卵磷脂等营养,可以起到软化血管,降血脂等功效,对人体是有益的,但是炒豆并不能多吃,《本草纲目》里说:黄豆多食壅气。多为肠胃不好的人来说,黄豆吃多多了容易胀气。

当然吃炒豆习俗并不能真正直接将危害庄稼的“害虫”杀死,而更多是象征意义,但是对于农耕社会而言,却客观上起到了心理暗示作用,提醒人们要重视病虫害的田间预防和管理。

另一方面,炒豆的习俗,其实也暗含了古人防虫的部分技术和理念-采用盐、水、火等自然之力进行预防。因为在春季,病虫害还主要以虫卵的方式存在,盐水浸泡、火烧可以杀灭大部分细菌和虫卵,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病虫害的发生。

关于用火减少虫害这种方法在《诗经·小雅·大田》已有记载:田祖有神,秉畀炎火。火可以烧死部分出来活动的昆虫,也会烧死部分虫卵,在我的家乡,每年春耕前,农民们都会将田中的杂柴火等聚在一起,用火烧掉,然后将草木灰撒在农田里。

而采用盐水的方法在传统农耕里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传统上,人们常常用盐水来选种,就是把种子放在一定浓度的盐水里(大约15%——20%的氯化钠溶液),利用浮力把好种子和坏种子分开来。由于盐水的浮力较淡水更大,能够将一些不饱满(胚胎发育不完整)的种子浮起来。

盐水选种子,除了选择颗粒饱满的好种子,同时也选择没有虫卵的健康种子,因为一旦种子表面有了小虫卵,虫卵中有空气,比正常种子的密度更低,更容易浮起来被排除掉。同时经过盐水浸泡的种子,可以去除植物病菌,软化部分表皮,有利于发芽,因此用盐水选的种子,籽粒饱满,健康少病,出芽率高,成活率高,大大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民间有谚语“盐水选了种,收获多几桶”。古人这种利用大自然力量来预防病虫害方法和观念,并不是将所有的昆虫都赶尽杀绝,而是有限度地规避和预防,由于生物多样性的共生关系,一些昆虫得以繁衍下来并成为整个大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环节之一,从而维系了整个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

区别于现代农业的病虫害防治理念和方法,现代农业则更多采用化学和基因等方法,用农药、转基因等方式将病虫害彻底消灭,以确保农作物免受昆虫的伤害,从而获得稳定的高产,但是另一方面这些农药也破坏了整个生态系统,不但杀死农田里大部分的昆虫、鸟类等生物,农药残留还扩散到大自然的各个角落,并通过食物回到人体内部,破坏人体的血液、细胞、脏腑乃至神经系统,并引发各种系统性病变发生,而这些疾病在历史上传统农耕社会都是极为罕见的,事实上正是人类外在系统性破坏大自然,进而在人自身体内系统失衡和系统性破坏的病变反应。

古人惊蛰吃梨以顺时养生,更通过炒豆习俗,传递顺应自然的生态农耕理念,满足自己食物供应、健康繁衍的同时,不违背天时。这种与自然万物共生的可持续理念在当代社会更有必要提倡和践行。常竹青,曾于多家本土和国际机构从事农村社区发展、文化反思等工作17年。2009年起专注传统公益文化与农村社区发展的理论和实践。

转自科普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