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级专志•东华大学志》出版 为东华大学70周年校庆献上一份厚礼
发布人:张莹  发布时间:2021-10-15   浏览次数:78

日前,《上海市级专志•东华大学志》(以下简称“校志”)经13年编纂正式出版,为东华大学70周年华诞献上一份厚礼。70年来,学校坚持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披荆斩棘、砥砺奋进,浓墨重彩地书写了中国纺织教育大文章。而这些,都凝结于本部校志。

校志以时为序,以事系人,共17篇86章、160余万字。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横排门类、纵述史实。前设图片、序、凡例、目录、总述、大事记,末附专记、附录、索引、编后记。其中,总述简要记述学校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状况。大事记纵记学校发展历程中的重大事项。志书按门类划分,依次细述了学校组织机构,教职工,学生,本专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留学生教育,继续教育,德育、体育与校园文化,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交流与合作,公共服务,基建、资产与财务,后勤与治安,学院(部),并入单位和历史校区,人物等各方面的发展事项和相关数据。图片集中于志首,共128张,收辑了历史沿革与发展、教学与科研、交流与合作、校园文化等多方面内容。

存真求实 特色鲜明

校志系统梳理了学校丰富的历史史料,清晰展现了学校的发展脉络、办学特色和东华人物的卓越风采,浓缩了中国近现代纺织教育史,集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为一体,是一部集大成的学校“案头书”,更是面向未来的重大文化成果。

浓缩了中国近现代纺织教育史。纺织事关国计民生。早在20世纪初,上海即是我国纺织工业的一个重要基地。东华大学成立于1951年,建校时名为华东纺织工学院,创建前后共并入13所纺织院校、系科。学校历史渊源最早可追溯至1912年著名实业家张謇创办的纺织染传习所。并入学校如南通学院纺织科、私立中国纺织工学院等,其背后都折射出以纺织工业为代表的近代民族工业坎坷沉浮的发展史。作为新中国第一所纺织高等学府,学校应国家解决人民穿衣难问题而建立,享有“纺织业工程师摇篮”“纺织部的掌上明珠”之誉,为中国人民的丰衣足食和国家纺织工业的振兴与发展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志书全面记述了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各方面与中国纺织工业共生发展的历史,从侧面反映了中国逐步成为纺织大国、迈向纺织强国的曲折奋斗历程,成为近现代中国纺织教育史、纺织史的生动缩影。

体现鲜明的学校办学特色。校志遵循志书基本体例和规范,篇目设置力求科学,做到分类合理、事以类从、层次分明、排列有序。同时,为避免“千志一面”,学校在深刻认识和把握校情基础上,在篇目设置、内容选材和文字表述上,注意突出纺织学科特色和产学研结合办学特色。校志以时为序,系统梳理了学校各领域各方面的主要发展脉络和基本史实,如实还原了学校在高等教育和社会发展大背景下,不断凝练、凸显自身办学特色的过程、举措和成效。特别是重点记述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坚持办学特色,加强内涵建设,在教育教学、科研与成果转化、师资队伍、对外交流、纺织服装文化传播等方面创新体制机制,以开放促创新,以贡献谋地位,推动了学校跨越式发展。另外,学院志部分单列特色节,避免“志中志”的同时,反映各学院自身特色。

实事求是的学校“案头书”。真实性是志书的价值所在。在校志编纂过程中,学校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以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指导,强调“存真求实”,全面、系统、客观地记述学校办学历史与现状,包括其中的办学经验和教训,重点记述改革开放后发展状况,为学校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推进内涵发展提供历史借鉴和现实依据。学校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和资料收集工作,力求以全面翔实的资料来反映学校的基本面貌和发展过程,达到思想性、科学性和资料性的统一。历经多年编纂,校志已成为学校领导和各部门决策参考、查证信息的必备“案头书”,可为大学治理提供基础性支持参考。

面向未来的历史文化成果。学校将校志编纂列为重要历史文化工程,强化质量第一的原则,坚持高标准,做到观点正确、资料翔实、体例严谨、特色鲜明、行文朴实、图文并茂、用语规范。以精编精校为基础力争出佳志、出精志。编纂中进度服从质量要求。在具体记述时,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大力弘扬先进,以事系人,努力营建积极向上的大学文化。校志积淀了学校深厚的办学历史与传统,作为面向未来的历史文化工程阶段性成果,校志具有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文化育人功能,势将成为学校立德树人、传承东华精神、弘扬纺织文化的第一手教材和最厚实名片。

上下求索 众手成志

2008年初,根据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启动上海市高等教育系统专志编修工作的通知》要求,学校正式开展校志编纂工作,成立编纂委员会、编纂工作组和编写组。校志编纂工作具体由档案馆牵头承办。6月,学校全面启动该项工作,并确立“党委领导,行政主持,专家参与,众手成志”的编撰原则,存真求实,质量第一,以人为本。此后,校志编纂历经收集资料、撰写初稿、编辑修改、部门验收、分纂统稿、征求意见及总纂统稿等阶段。

2010年,根据上海市地方志工作会议对全市第二轮新编地方志书编纂工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东华大学志》作为《上海市志(1978-2010)》专志系列之一,下限延至2010年。结合学校校志编纂工作实际,经校志编纂委员会审议决定,校志编纂工作调整为两阶段进行:2011年60周年校庆编纂完成《东华大学志稿(1951-2006)》;2021年70周年校庆前夕编纂出版《东华大学志(1951-2011)》。

校志汲取了20世纪90年代的修志工作成果,是所有参编人员努力与心血的结晶。为保证编纂质量,学校修志自上而下全面发动,将校志编纂列入学校年度工作要点,列为学校重要历史文化工程,多次专题研讨、定期例会与修志培训,400余名参编人员秉承对历史负责的态度,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积极献计献策,历经数轮修改和多方征求意见。2021年5月11日通过验收,验收小组一致认为:本志全面、客观、系统地记述1951-2011年东华大学的历史进程,观点正确,体例严谨,篇目合理,资料翔实,记述准确,行文较为规范,达到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地方志书质量规定》要求。

校志内容时间跨度长达60年,溯源近百年,覆盖学校发展各领域各方面。在其编纂的13年间,机构多有调整,人员几经更迭,但修志工作始终延续如一。参编人员遍阅史料,积案盈箱;校计毫厘,微改难计,终是守得云开。岁月是首歌,用心和其乐。值此成书之际,谨以校志编写组名义,对所有关心、支持和付出的人员致以最诚挚谢意。


即日起校志将陆续发放,请所有参编学院和部门至档案馆领取。领取地点:

延安路校区:第三教学大楼13楼,电话:62373661;

松江校区:行政楼430,电话:67792761。

撰写:崔敏华